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图编制完成

来源:林业工程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9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分布图显示,我国东北不存在极稳定多年冻土区,稳定多年冻土区在减少,半稳定多年冻土面积有少量增加,过渡或不稳定永久冻土面积在增加。 来源: 科技日报 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区

分布图显示,我国东北不存在极稳定多年冻土区,稳定多年冻土区在减少,半稳定多年冻土面积有少量增加,过渡或不稳定永久冻土面积在增加。

来源:科技日报

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茂盛,多年冻土的持续退化将改变植被生长环境,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。该研究将为东北地区冻土与环境区域研究提供更详细的基础数据,为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区气候变化反馈、自然灾害过程研究、陆地生态系统响应预警与预防提供重要数据支持。


据介绍,制图过程引入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和林冠闭合的植被影响因子,基于改进的MODIS LST数据,分析了2003年—2019年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地表冻结数(SFnc)的分布与变化,制作了空间分辨率为1千米(km)的东北多年冻土热态分布及变化图。与气象站观测数据和野外监测数据相比,分类结果的可靠性接近95%。

海拔高度是控制东北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。2003年—2019年,多年冻土面积由32.7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7.10万平方公里。分布特征表明,温度较低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脉,从漠河最北端到山脊中部的阿尔山。其中多年冻土温度在-2℃—0℃范围内面积最大,占总面积的73.81%。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温度分布主要在-1.5℃—3℃之间,小兴安岭主要在-2.0℃—0℃之间。

由于气温持续升高,稳定冻土的分布缩小。多年冻土热态分布的总体变化特征是冻土区南边界北移,区域冻土热态下降,冻土解冻后半稳定、过渡或不稳定冻土区增多。

文章来源:《林业工程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lygc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9/655.html

上一篇:福建林业职术学院00后青创团队:守护寿山石雕技
下一篇:赣州市林业局出台推进深化发展和改革双“一号

林业工程学报投稿 | 林业工程学报编辑部| 林业工程学报版面费 | 林业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| 林业工程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林业工程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